搜索

从管钱到管物,安邦科技的资产管理技术创新之路

发布日期:2024-11-25 浏览:190

11月8日,全国人大官网公布了“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达64.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而就在半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则指出,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薄弱问题。罗列其中两点:

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17个部门少计漏记13.46万平方米房产、151.54亩土地、31.88亿元设备物资或无形资产等。4个部门的1.65亿元房产租金等应收未收。8个部门的19.46万平方米房产、874.14亩土地、405辆公务用车、1.04亿元办公家具及仪器设备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闲置,最长达21年。

违规使用和处置资产:2个部门因低价出租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损失5056.57万元。1个部门1132平方米底商房产长期未收回管理,由外部单位及个人转租获利,造成国有资产收益损失。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提法已久,然而国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方面在不断新增,一方面却在闲置沉睡。激活闲置沉睡国有资产势在必行。

安邦科技公物仓解决方案


在国有资产盘活和资产管理模式创新上,安邦科技通过多年在资产管理沉淀的技术和运营优势,提出公物仓解决方案。基于资产云3.0 构建应用,围绕多仓融合目标,可接收行政事业单位、公检法、行政执法单位、应急机构、公益机构等各类资产托管指令,完成多种来源资产的保管、维护、处置及衍生服务。搭建“政府智慧公物仓”应用(虚拟仓),实体建设公物仓(实体仓),利用数字化技术激活机关事务部门各类“沉睡”资产。

虚拟仓:

搭建政府资产调度保障数字平台。平台集成开发全链条信息化管理流程,可实现物资入仓、出仓、维修、调剂、租赁、出借、盘点、处置、统计等功能。同时,平台上搭建的共享市场模块可直观查看闲置资产并选取调用,可实现国有资产采购在线“淘宝”。




实体仓:

复用安邦科技在特殊资产管理上的能力,提并按照“总仓+分仓”的模式进行规划仓储。采用数字化手段,利用二维码与RFID双码合一, 物、架、区、库一码化管理,实现出、 入、盘高效率完成。


安邦科技公物仓案例

#1 赣州公物仓项目:

赣州市本级数字公物仓项目由赣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市财政局以及赣州市国投集团合力打造,由安邦科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政府资产调度保障数字平台。是安邦科技在浙江省外落地的首个公物仓项目。



平台集成开发全链条公物仓信息化管理流程,可实现入仓、出仓、维修、调剂、租赁、出借、盘点、处置、统计等功能模块一体化运行,可为市直机关和单位提供“100+”类别的新型政务保障模式,包括从办公物资保障服务,拓展到数字政务、数智双碳、设备租赁等全链办公服务。目前,已纳入公物仓总仓资产达434件价值610余万元,纳入分仓资产752件价值2700余万元。预估可节约全市行政采购成本25%,仓储成本降低50%。

#2 萧山公物仓项目:

安邦科技联合萧山环境集团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发挥“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上门回收定点企业”优势积极推进公物仓建设工作,由下属环境设备公司负责对闲置国有物资设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为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无偿提供服务。


项目按照“1+N”模式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即“1套通用的专业仓管模块+N套不同性质资产的业务管理模块”。在功能设计上满足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涵盖资产验收入库、在库管理、共享调剂、运输调度、资产处置等环节,同时重点打通上下游系统,与资产云业务接口实现对接,以及开发小程序,通过工单调度方式与上门服务小队形成协同联动等,从而实现资产全流程管理在线化。

安邦科技公物仓方案优势

2018年,安邦科技与浙江公检法等相关部门联合研究,围绕涉案财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了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破解了政法委涉案财物管理不专业、移送不顺畅、处置不及时的难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案财物管理“安邦模式”。经过六年实践,“安邦模式”已实现浙江11个地市全覆盖,并复制到省外重庆、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全国累计设计服务40余个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保管、流转、处置涉案财物数量达1亿余件。“安邦模式”被中央政法委法治报评为“智慧创新案例”优秀成果作为全国示范样板应用推广。


2023年底,安邦科技进一步挖掘资产管理新赛道,自主研发公物仓系统平台,拓展公物仓管理领域。2024年,公司被省财政厅列为浙江省资产云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基于涉案财物管理积累的资产管理能力,安邦科技将将其复用至行政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将助力激活沉睡国有资产,实现资产盘活和资产管理模式创新。